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中国鞋文化网 门户 文化资讯 查看内容

中国人的“足下春秋”

2008-10-25 00:18| 发布者: 圆口布鞋哥哥| 查看: 887| 评论: 0|原作者: chishoes|来自: 网络


   在3000多年前编写的《周易》上已出现了代表鞋的“履”字。战国时的孙膑因为被宠涓敲碎了膝盖骨,不能行走,就用硬皮革裁成“底”和“帮”,发明了高皮绚,即后来的靴子,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就珍藏着一双2000多年前的皮绚。

   后来,由于鞋的制作材料、式样、用途越来越多,鞋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。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鞋分为草葛、布帛和皮革三种。

   其中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、绫、绸、锦等织物布缝合成的鞋。汉代多呈分叉状,底用麻线编织,又称双尖翘头方履;魏晋时期,则流行在鞋的前端绣上双兽纹饰。

   北齐时,屐成为一种时尚,它是有木齿的鞋,由扁、系、齿三部分组成。

   皮革、棉毡等制成的皮鞋、皮靴又称“马靴”或“高统靴”,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,有旱靴、花靴、皮靴、毡靴、单靴、棉靴、云头靴、鹅顶靴等之分。相传孙膑是靴的始祖,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广泛流行,并传至江南,到了唐代已官庶咸宜(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,只有官宦才可穿靴)。

   宋代亦普遍流行皮制的皮鞋,男性多穿小头皮鞋,女性多为圆头、平头或翘头,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。

   元朝末年开始出现鞋头高耸、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,这种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。

   到了明清,鞋的制作方法与式样逐渐融合,越发考究起来。明代的鞋多以厚实为主,北方多穿菱纹绮履,江南多着棕麻鞋。

  清代满族统治时期,男鞋以尖头鞋为主,夏秋用缎制,冬用建绒,有厚底薄底之分,面作单梁或双梁,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。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,鞋底多为木质,高一寸至五寸不等,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,被称之为“马蹄底”,又称“花盆底”。鞋面常以绸缎所制,上施五彩刺绣,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,穿起来显得身材尤为挺拔。但因行走不便,老年妇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制平底鞋。

   鞋中礼仪

  周代时,人们遵守脱鞋入室习俗,平时生活中在室内大都赤足行走。据《左传》宣公十四年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室里。”意思是说,楚王因事出室,不及穿鞋,屦人追到了室里(即寝门),才进屦由楚王穿上。又,《列子》载:“宾者以告列子,列子提屦跣而走。”这都说明古人在室内是不穿鞋的,都是赤足走路的。如果在宫廷内穿鞋上殿见君,那就会遭杀身之祸。

  春秋时有这样一个故事,说的是有一次晋平公召见师旷,师旷上堂没有脱屦。平公十分生气,说:“那有人臣不脱履而上堂的?”那时,臣子朝见君王,也要脱下鞋子放在殿外。如果不遵行这个礼俗,还会招来大祸。《吕氏春秋》载:一次,齐王疾 ,叫人到宋国迎文挚归来,文挚匆匆到了宫内,忘了脱鞋,就登床问侯齐王的病情。齐王边叱责边起来,就准备生烹文挚。又据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卫侯与诸大夫饮酒,褚师声子(革几)而登席,公怒戟其手曰:‘必断其足’。”以上两例,都是因入室不脱履,而险遭断足遭烹之灾。那时,只有宫高位尊的亲近大臣,才能有穿鞋上殿见君的特殊待遇。

  在秦汉时,也传承周代不能穿鞋入室,不能穿鞋入屋,必须脱鞋于阶外,赤脚进入户内的习俗。据《新序》载:秦二世胡亥,邀昆弟数人饮宴,并以酒飨群臣。诸子先行赐食。后胡亥下阶,看群臣所脱的鞋子,如发现其中有因年久而穿坏了的,就被立即逐出宴会之外。

  到西汉时,仍传承脱履于外的礼俗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宴饮的描写:“日暮酒阑,合樽促坐,男女同席,履舄交错,杯盘狼藉。”这里反映的正是宴会时众人将履、舄等放置在门外的情景。又,《汉书·隽不疑传》载:“胜之直指使居传舍中,一次,闻隽不疑来,因隽负有盛名,胜慌忙之中‘趿履出迎。’师古曰:履不着跟,曰(革及)。”因为时间匆促,在门外纳履未正,曳之而行。这说明在传舍中仍有户外脱履之俗语。

  汉时,还规定:有罪的人不准着履。《汉书·匡衡传》载:“衡免冠徒跣待罪,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。”又,《董贤传》:“(贤)诣阙免冠徒跣谢。”这可证明凡待罪者都跣足。

  魏晋时,入室仍须脱履,赤足。《魏书·曹真传》有“赐剑履上殿”之句,说明当时上殿都要脱履。就是远出在外,仍习惯于室内脱履,《邴原传》注:“太祖北征归,原至通谒,太祖大惊喜,履而起,远出迎原。”《世说》载:“王子猷子敬兄弟,共坐一堂,上忽发火,子猷遂走避,不惶取履。子敬徐扶侍者出。”这里所说的“不惶取履”,反证入室必跣足也。又,"谢遏夏月尝仰卧,谢公清晨卒来,不暇着衣,跣出户外,方蹑履。"这最后一句,也说明了当时仍持入室即脱履的习俗。

  在礼节的规范上,如在南北朝时,对着履和穿屐,在礼节上也有所区别。魏晋六朝因循古仪,着履表示尊敬,着屐以图轻便。凡在主要场合,如访友、宴会等,均须穿履,不得穿屐,否则被认为“仪容轻慢。”《齐书·蔡约传》载:蔡约为高祖重用,“任尚书辅政,百官脱屐到席,约蹑屐不改。”说明蔡约身居重职才有此特权。《粤东笔记》载:广州男子轻薄者,多长裙散屐,人皆呼为裙屐少年,以贱之。

  到唐代,入室脱靴之俗已变,但在某些场合仍有脱鞋的习俗。《法苑珠林》二八:“若是白衣,多着靴鞋为荣。初入寺内不劳脱履,若入佛堂,得脱也。”

     小鞋履 大人生

  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,因鞋头呈虎头模样,故称虎头鞋。虎头鞋做工复杂,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、拨花、打籽等多种针法。鞋面的颜色以红、黄为主,虎嘴、眉毛、鼻、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,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。民间制做此鞋时,还常用兔毛将鞋口。虎耳、虎眼等镶边,红、黄。白间杂,轮廓清晰。孩子穿上虎头鞋唇,兔毛随风飘动,虎头也有了动感。虎头鞋鞋底肥大,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,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,意为“九子十成”。

  穿虎头鞋的时间,是在幼童一岁左右。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,想要走路,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。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。利于孩子脚踏实地。更重要的原因,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,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,护情孩子健康成人。

  关于穿虎头鞋,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。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,他乐于助人,为两岸人摆渡过河从不要钱。一天,一位老奶奶冒雨过河请人为即将临产的儿媳接生。谁知她刚走到河边。风一刮,雨一淋,头像炸开似的疼。姓石的船工看见了,将老奶奶搀到屋里休息,自己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。雨过天晴,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。老奶奶千恩万谢,送了一张画给船工。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,船工看了很喜欢,就将画贴到了自己的茅屋里。

  从那以后,船工收船回到家里,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。原来,姑娘是天帝的女儿,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。过了一年,他们添了儿子,取名石虎。

  几年过去了,人们都知道了船工娶画上的美女结为妻子的事。这天,县官来到渡口,见船工的妻子貌美,想霸占为妾。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,便收了凡身,回到画上。县官抢走了画并把面贴在了床头。可是,不管县官怎样甜言蜜语,画上的美人就是不下来。

  小虎在家一直哭着要妈妈,送画的老奶奶告诉船工,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,小虎穿上它,就一定能够找到妈妈。按照老奶奶的嘱咐,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了虎头鞋。小虎穿上一试,身轻如燕,立刻向县行飞去。见了县官。虎头鞋变成了老虎,咬死了县官、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,赶忙从画上跳下来,带着小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。

  现在,人们仍认为虎头鞋能除恶魔保平安,因此都要给孩子做双虎头鞋穿。有些地区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,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。俗语有:“头双蓝(取谐音拦,即拦住不大折),二双红(红能辟邪,可以免灾),二双紫落成(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)。”有了蓝、红、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,孩子必会安然无恙。


 


 

 [1] [2] [3] [下一页] 

QQ|手机APP|手机客户端|留下鞋印|站点帮助|Archiver|小黑屋|中国鞋文化网 (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:44866083 )

GMT+8, 2024-11-24 01:03 , Processed in 0.15773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