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屐,古作“屐”或“屉”,俗称木头鞋、木拖鞋。一般多用轻质木料制成,形状比脚底板稍大,并开置有用于系绳结带的若干小孔。早期多为平底屐,其后才出现了齿(跟)部,是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先民古代最为盛行的一种鞋具。 “屐”,《广雅•释器》曰:“木屉也”;《急就篇》颜师古注:“屐者,以木为之,而施两齿,可以践泥。”颜师古所释用以“践泥”的“齿”,《释名•释车》称作“楮”,即今日所说的“跟”,大多是为了行走轻便,尤其是雨天防止路滑和泥水溅湿脚部之故。日本名画《扇面法华经册子》中所绘脚著高跟木屐急于躲雨者,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。 1984年6月,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郊发掘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(此公曾因与潘璋一起在临沮擒获蜀主将关羽而威震海内)及其妻妾合葬墓,出土有一大批珍贵的文物。尤其是墓中出土的漆木屐,更是轰动了日本,引起了强烈的反映,有些日本朋友还发表文章说,原先一直以为木屐是日本人独特的脚上穿的东西,“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木屐的根,竟扎在中国三国时代的吴国。” 日本木屐的根,确实是在中国,但并不是三国之时的东吴。考古发现表明:我国最早的木屐是1988年在浙江省宁波市慈湖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的。共发现木屐二件,均属无齿(跟)的平板屐,屐板正面平,且比足稍大,前端左侧稍呈委角的圆弧状,故知其均为左脚穿的木屐。其中,编号为T503(上):1的木屐,平面近似委角(前左侧)状的长方形,屐面坦平,前端中间和屐板中部与后端两侧各凿一小圆孔,着地的底面则在中部与后端的圆孔间分别挖凿一道横向的浅凹槽(宽1厘米),以便把穿入作系带的绳索嵌入槽中,不致行走时磨断。屐长21.2厘米,前端掌部宽8.4厘米,后跟宽7.4厘米,圆孔经1厘米。编号为T302(上):1的木屐,前端掌部较宽,且向左侧斜弧;足跟部较窄而稍方,屐面坦平。前端两侧各凿一圆孔(其中一孔已磨损);中偏后两侧也各凿两对圆孔,且底面也同样在圆孔间凿有横向的浅凹槽。其屐长24厘米,前掌部宽11厘米,后跟宽7厘米。此两件木屐结构合理,制作巧妙,从与木屐同层采集的标本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,距今年代为5365±125年(树轮较正),大致相当于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过渡阶段之时。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木屐实物,是原始先民为适应江南气候炎热、潮湿等自然环境而创造发明的一种鞋具。 木屐,因制作简易,穿著凉爽,故很早就盛行于温暖多雨的吴、越地区。2004年上半年,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附近曾发现有1件高齿木屐,屐板略呈长方形,长21.5厘米,宽8.5厘米,厚1厘米,屐面坦平,前端中有一直径为0.5厘米的小圆孔,中部偏后部位的左右两侧边也各开凿有一长方形(长2.2、宽0.6厘米)扁孔,这与前端的小圆孔一样,显然是为了穿带系绳,使木屐能绑牢在脚板上不致脱落之故。屐底(即朝地的底面)采用暗榫形式,于前后各设一与屐板等宽的扁平状高齿(跟),其齿部厚0.9、高5厘米(至屐面)。根据此木屐的结构特征和与之共存的采集品分析,其年代大致为东周时期或稍晚,。可说是吴越先民的鞋具之一。 相传春秋晚期越国沦为吴之属国之时,吴王夫差得到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后,特地在今日苏州市西南太湖之畔的灵岩山上,建造有初具规模的馆娃宫,作为西施消夏游憩之所。为讨得西施美人的欢心,夫差还想入非非地造了一条“响屐廊”,即在雕梁画栋的长廊下挖坑,埋上一排排大陶缸,尔后再在其上铺一层富有弹性的薄木板,令身穿系有各种玉佩和小铜铃的衣裙,脚著轻盈木屐的西施,于廊中翩翩起舞,这时廊中便会发出木琴般的节奏,与清脆悦耳的玉佩声,铃声共鸣,伴随着西施婀娜优美的舞姿,交相辉映,宛如一曲美妙动人的古典舞乐……。吴王夫差经常以此为乐,醉生梦死,从而导致了国破家亡的悲剧。宋代王禹■曾有游“响屐廊”诗云:“廊坏空留响屐名,为因西施绕廊行;可怜伍相终死谏,谁记当时曳履声”。 |
|手机APP|手机客户端|留下鞋印|站点帮助|Archiver|小黑屋|中国鞋文化网 (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:44866083 )
GMT+8, 2024-11-24 01:20 , Processed in 0.115537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